医院智慧管理

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搭建运营管理“航母”,助力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公立医院如何发挥带头作用?医疗需求增长、药耗零加成政策、DRG 付费方式转变……公立医院该如何应对新挑战?

       10月28日,在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的院长们,就“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中,院长们分享了各自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加强医疗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策略,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来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效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同济医院的有益尝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作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之一,与山西白求恩医院合作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一举措响应了国家关于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和均衡区域布局的号召,旨在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患者流动大、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同济医院的白祥军分享了自中心建设以来的经验,强调了系统科学和落实原则的重要性。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1+X+Y”专家派驻模式,以及按照国家和山西省的相关要求参与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等措施,山西白求恩医院在综合实力等多项指标上已跃居省内三甲医院之首。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2021年的外转率比2019年下降了超过86%。

其他医院的有益尝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孙思予在讨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时提出,管理者需要培养卫生经济学思维,并加强智慧和信息化建设。他强调了大数据治理的重要性,通过多系统对接整合和大数据综合运营分析,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孙思予还提到了绩效考核指标的精细分析,并介绍了盛京医院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提高科室管理水平,设计收入预测数据模型,并通过创新绩效结构激发科室人员的动力。

       湖南省肿瘤医院在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肖亚洲院长提出要抓住打造全病程服务链条和对标设置标准两条主线。通过强化学科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水平,医院已建立了26个多学科协作(MDT)团队,覆盖16个病种。此外,医院还投入了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科研平台建设,支持项目推进和协同创新。肖亚洲院长表达了将湖南省肿瘤医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肿瘤防治中心的愿景,并计划在人才优化、服务流程和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文章目录
相关文章
需求沟通